目标月球南极!嫦娥七号任务有哪些特殊之处
过去一年,目标鹊桥二号绕月搭桥,月球助力嫦娥六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南极随着嫦娥六号任务的嫦娥圆满完成,嫦娥七号任务也已经被提上日程。号任
按照计划,特殊我国将在2026年发射嫦娥七号月球探测器,目标前往月球南极寻找水冰。月球为什么要去月球南极寻找水冰?南极目前任务进展情况如何?本次任务又有哪些难点看点?
中国探月四期工程包括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任务。嫦娥2024年,号任嫦娥六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特殊嫦娥七号的目标主要任务是开展飞跃探测,争取在月球南极找到水冰。月球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吴伟仁:在月球南极有些很深的南极洞穴,我们认为可能是有水的,只不过它终年不见阳光,如果见阳光它就挥发了。终年不见阳光的话,这水可能是以冰的形式存在。我们希望嫦娥七号能够有飞跃器,着陆以后能够飞到这1~2个洞里面去现场勘查,看能不能找到水。
为什么要去月球南极找水冰?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唐玉华告诉记者,月球水冰有望大幅减少将水从地球送往月球的成本和时间,有利于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并长期活动,进而探测火星或进行深空探索。另一方面,水冰的存在也暗示着生命的可能性,月球南极的水冰资源对于人类探索月球和其他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 唐玉华:主要因为水是重要资源,是将来人类月面生存的一个必需资源。另外,之前的遥感探测说可能有水冰,现在嫦娥七号就相当于直接到月面去认证水冰到底有没有,它这个结果应该是最可信的。
当然,在月球南极进行探索,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如果我们完成任务,那么我们就具备了在月球全球探测的能力。
嫦娥七号探测器由四器组成,包括轨道器、着陆器、巡视器和飞跃器。飞跃器将配备水分子分析仪,从月球南极的阳光照射区飞到永久阴影区内的撞击坑底部进行探测,以确定水冰的位置、数量和散布情况。这是月球探测器从未有过的设计。因此,任务本身风险难度都很大。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吴伟仁:我们是人类第一次在月球南极降落,月球南极地形地貌、地理环境我们都不是很清楚,所以我们现在选了多个降落点,最后实施的时候再确定具体在哪个地方。第二,它需要长期工作的话,温度环境都是很恶劣的,它和地球的南极北极一样,有极昼和极夜的现象。我们现在初步估算,月球南极能够长期有光照的大概有100天左右,但是它是低温。在这种环境下它要能够长期工作,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很大的难点。
月球南极的太阳高度角极低,特殊的光照条件让同一地点在每个月不同时段的光照会有巨大的变化。地形也更为复杂,山多坑多起伏大。温度方面,月球南极年平均温度在零下173摄氏度到零下113摄氏度之间,有的撞击坑内可以达到零下233摄氏度。不仅冷,温差还大,光照区温度又在零上16~17摄氏度,这样的环境对嫦娥七号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突破很多的关键技术。
针对复杂的地形、恶劣的环境,不仅太阳翼有了很大变化,嫦娥七号任务中,也突破了复杂地形高精度定点软着陆的技术等。科学家们给嫦娥七号确定的目标是,在亚百米量级的区域实施定点着陆,比以往提高了两个数量级。为此嫦娥七号着陆器新增了路标图像导航的手段,这是我国在深空探测中首次使用。
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 唐玉华:提高精度主要是它在坑的边缘那块,现在能找到的它的落区比较平坦的地方还是比较少。如果着陆精度特别差的话,它落在不平坦的地方,很容易就翻了。着陆精度高之后,就能正好着陆到平坦的区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嫦娥七号的飞跃器最起码要飞三次,但是传统深空探测器着陆都是一次性的缓冲方案。为此飞跃器突破了主动式着陆缓冲技术,实现不同坡度下的可靠、重复着陆,就像人类从高处跳下落地的时候,腿会弯曲一般。另外飞跃器可以通过腿足规划与关节驱动来实现整器的移动。简单来说,就是这是一个非常智能的机器人。
唐玉华透露,目前,嫦娥七号任务进展顺利,已经进入正样研制阶段。
按照规划,嫦娥八号将开展月球资源就位利用的技术验证。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会构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两者还会联合对月球内部结构进行多物理场的综合探测。据了解,月球科研站将持续开展科学探测研究、资源开发利用,包括一些前沿技术验证,是多学科、多目标、大规模的科技活动。
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 唐玉华:原来设计的是嫦娥七号、嫦娥八号落在相对比较近的地方,然后两个器能够互相通信或者协同工作,之后形成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期待更多嫦娥七号的好消息传回!
(责任编辑:百科)
-
当地时间2月4日,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以14票赞成、13票反对的结果批准提名小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担任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部长,并将该提名提交参议院进行最 ...[详细]
-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梦】据日本《朝日新闻》4日报道,美国军方当天在驻日美军横田基地新设美国驻日太空军司令部。报道声称其目的是加强日美两国在太空监控和信息共享方面的合作,以探测和追踪朝鲜发射的导弹,以 ...[详细]
-
对于因韩国执政党国民力量党抵制,总统尹锡悦弹劾案被废止一事,国民力量党院内发言人表示,“向因宣布紧急戒严而遭受巨大冲击的国民道歉,国民力量党将制定收拾政局的对策,最大限度地减少国政空白”。据悉,国民力 ...[详细]
-
《时事报告》杂志刊登财政部部长蓝佛安署名文章《加快落实一揽子隐性债务化解政策》。文章指出,财政部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密切配合地方,会同有关部门强化政策协同,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化债政策落地见效,把党中央 ...[详细]
-
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很快会向欧盟商品加征关税一事,3日,多位欧盟国家领导人作出回应。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如果美国对欧盟商品加征关税,那么欧洲国家将为自身利益站在一起,作出回应。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也呼 ...[详细]
-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12月6日表示,无需担心第二次戒严。早前,韩联社援引韩国主要反对党共同民主党报道称,他们收到了大量有关可能实施第二次戒严的情报。韩国MBC新闻) ...[详细]
-
当地时间12月4日,《朝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正式生效。2024年6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在平壤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当地时间11月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 ...[详细]
-
7日下午,韩国国会就总统尹锡悦弹劾案进行投票表决。投票前,执政党议员退场抵制弹劾案表决。在野党呼吁执政党议员返回参加投票,目前投票陷入停滞。而据韩联社报道,当天近15万人在韩国国会外集会,要求总统尹锡 ...[详细]
-
总台记者当地时间2月4日自乌克兰方面获悉,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一行已视察了乌克兰9个对核电站运行至关重要的变电站,并评估称情况相当危急。此外有报道称,格罗西在当天早些时候视察了基辅州的变电站后表 ...[详细]
-
韩国总统尹锡悦近日策划发动六小时戒严闹剧,一时无法收场。那么,尹锡悦下一步棋该如何走?12月6日,美国《国会山报》发布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韩国政治及国际关系学教授崔胜焕Choi Seung-Whan)的 ...[详细]